
(錫紙包裹、粗鹽放表面,進入烤箱)
第六步:
第一次烤制結束,取出後去掉皮表面的鹽粒,拆掉錫紙。冷卻後,觀察化皮情況,若已經有部分出現爆皮的現象,可無需用插肉針或牙籤在豬皮上刺大量小孔,反之則要。
第二次送進烤箱,270度烤30分鐘,直到豬皮爆皮,金黃酥脆。在烤的時候發現皮有焦黑,可用錫紙遮蓋降低溫度。

(第一次烤制結束,出現化皮)

(第二次高溫烤,等待爆皮)
第七步:
取出放涼,10分鐘後可切片。配上甜麵醬和白糖即可上碟。
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準備,再加上烤制準備的數小時,香噴噴的味道溢滿家裡,豬皮酥脆,瘦肉的顏色從較深的五香色,過度到淺白色,加上晶瑩剔透的肥肉,視覺效果佳。咬一口,肥而不膩,咸香脆酥。


烹飪小貼士:
很多人第一次做燒肉,感覺操作步驟複雜,但只要掌握了技巧也可以成功。再來著重提幾個要點:
1、肉質緊實不柴又嫩的技巧。
有2個方法,一是燒水煮8分熟後關火,利用水的餘熱將肉泡熟,泡熟的時間約為20分鐘左右;二是煮熟後,放在冰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,與白切雞的做法類似,可以鎖住肉的精華,保持肉質鮮嫩。
2、化皮技巧。
一定要將豬皮刺上密密麻麻的小孔,孔越密集,化皮更好看。但這只是前提,我們要抹白醋在表面,軟化豬皮。覺得白醋效果慢的,可以試一下小蘇打,但不可抹多,否則爆皮容易不自然。曾經見過一個食友分享爆皮的技巧,當五花肉第一次烤制結束後,取出放入冰箱冷凍20分鐘,再重新放入250度高溫燒烤,這時候豬皮就像鞭炮一樣啵啵爆開,非常香酥。這也是參考方法之一,可以嘗試。
3、時間的控制。
時間的掌控涉及兩方面,第一個是風乾的時間,第二個是化皮的時間。風乾這步驟一定不能省,最好16小時-24小時。嫌麻煩的可以放進冷藏24小時,否則每隔8小時建議看一下肉的情況。風乾的時間足夠了,肉的水分就會變少,從而烤的時候更能激發內部的油。
化皮的速度會很快,前期主要是整體的烤制,皮會呈現焦黃,但還沒有到爆皮的程度。當高溫烤制時,皮就會快速爆開,家庭烤箱通常最高270度,20-30分鐘就會看到爆皮,此時要注意火候,若發現有部分焦黑,應該拿錫紙蓋住,著重烤制未爆皮的部分。可以說溫度越高,爆皮的時間更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