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了婆婆後才知道,要成為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是需要「資本」的
當了婆婆以後才知道,要成為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是需要「資本」的。這資本就是:要麼出力,要麼出錢 。
前幾天,兒媳給我發了一個信息:媽,我妹的婆婆給她買了個電車,你也給我買個吧。」隨即又發了一個鑰匙的圖片。
我看了信息,心裡一緊,隨即又有點想笑,兒媳說的可真輕鬆啊:「你也給我買個吧」。好像這個電車是個玩具一樣。但直覺告訴我,這個電車絕不會便宜。
說實話,自從當了婆婆後,我很怕收到兒媳的信息。因為下意識里總認為絕沒有什麼好事情。
我沒有立即回復兒媳的信息,因為以我的能力,我是無法滿足她的需求的。
我開始琢磨這件事,兒媳想買電車,是因為她妹妹的婆婆給她買了一輛,所以她也想讓我買。
明著是她要和她妹妹比,暗著是拿她妹妹的婆婆要和我比,那意思是:「看,我妹妹的婆婆都買了,看你買不買。」這好像是一個激將法。
但激將法對於我這個窮婆婆來說沒用。
我不敢問兒媳想買的的電車是什麼樣的,多少錢,因為問了我也不買,不如不問。
但我還是想知道那個電車的價位,於是,我把兒媳發的那個鑰匙的圖片按了保存,然後在網上搜索,發現普通的電動汽車也要好幾萬,我就知道,我買不起。
但不買也得回兒媳消息,總不能裝看不到吧,於是我想了想,回了:「我們還有十幾萬的外債,另外還有房貸,實在沒有多餘的錢。」
回罷,我心裡稍微坦然了些。我想兒媳看到這個信息一定會知難而退了。
可是並沒有,過了有半個小時的功夫,兒媳又發來一條消息:「你付個首付吧,貸款我還。」
看兒媳的反應,好像這車我必買無疑了,那意思是不是沒錢嗎?你少拿個總行了吧。
看到這個信息,說實話,我心裡特別不好受,婆婆都已經把困難擺出來了,為什麼還要「討價還價」呢?
其實她們並不是沒有車 ,結婚的時候,我已經給他們買了一輛汽車,有了孫子後,兒媳說帶孫子出去玩不方便 ,又買了一輛三輪車。
為什麼現在又要買電車呢?難道只因她妹妹有了,她也得有?如果事事都要與人攀比,比得過來嗎?
如果想要,不是應該憑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嗎?為什麼要為難老人呢!
我心裡真是堵得慌,所以,我沒再回復她的消息,我覺得第一次的回覆我已經說的夠明白了。
而我沒有回覆,她也沒再發,買車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。
經過這件事,我有些心灰意冷。我知道,在兒媳心裡,我這個婆婆肯定「不合格」了。但我也實在沒有辦法,經濟條件不允許,我既出不了錢,現在孫子大了,身體也不如從前,精力上也難以付出太多。我只能接受這個現實,或許當不成兒媳心中的好婆婆,但我問心無愧就夠了。畢竟,成為好婆婆的「資本」,我確實沒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