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子要結婚我選擇賣掉老房子,拿出一半的房款資助他,我去養老院

我叫孫雅,今年75歲,退休多年,有5200退休金,老伴過世多年。
獨生兒子叫周銘,今年52歲,還有十年才能退休,孫子今年28歲。
兒媳比我兒子小一歲,還有個幾年才退休,她給我打電話說:
「媽,我和周銘商量過,您來家養老,吧房子賣了幫您孫子結婚。」
我啞然失笑,這就是我兒子兒媳商量的結局,最終還是有條件的。
五年前,我鬧了一場病,兒子有心接我去居住養老。
兒媳說我能自理,最好還是分開住,大不了他們經常回來看看我。
我不好說什麼,畢竟兒媳不同意,我愣是去兒子家居住,結局也不會好。
讓我沒想到,時隔幾年,兒媳提出讓我「以房養老」的方案。
思考了幾天,等到兒媳再次打來電話,我告訴她,我決定去養老院。
兒媳非常開心,說我是天下最明智,最心疼兒孫的老人。
她以為我去養老院是給孫子騰房子,誰知,我卻是賣房拿錢去養老院。

兒子是我和老伴唯一的孩子,本想再生個女兒,誰知我怎麼也懷不上。
想著有兒子就能「養兒防老」,況且我們把所有時間,財力都付出給兒子。
晚年怎麼也會被善待,最起碼能夠與兒子住在一起,這樣就有依靠了。
兒子結婚,為給他買婚房,我和老伴還拉了些饑荒,孫子都好幾歲才還清。
為帶孫子我還提前內退,老伴退休繼續做門衛掙錢,乾了5年才真正歇下來。
我感覺,老伴這輩子就沒咋享過福,好不容易不用幹活了,他卻病了。
斷斷續續熬了幾年,在與病痛相處中煎熬,老伴走了,我一個人很孤獨。
兒子也人到中年,有很多的不得已,事業有壓力,家庭有壓力。
不想給兒子增加負擔,只報喜不報憂,生病我能自己解決就不告訴兒子。
70歲那年,因住院需要手術,不得不給兒子打電話,需要他簽字。
兒子說我為啥不早跟他說,拖到需要手術再說,讓我出院去他家養老。
我還沒出院,兒媳就在我耳邊嘮叨,現在很多老人都去養老院。
還把親家夫妻在養老院的視頻發給我看,說在養老院有很多老人,大家彼此有話說。
我這才明白過來,兒媳是不歡迎我去她家養老,甚至會跟我說,親家夫妻的開明。

出院時,兒子開車來接我,我提出自己還能自理,回自己家更好些。
兒子執意要接我回去,沒有辦法,只能說齣兒媳的心意,勸兒子送我回家。
不知道,兒子回家跟兒媳如何說的,反正,兒媳對我這個婆婆不冷不熱。
從那以後,兒媳很少來我這裡,即使過年來也是敷衍一下,彼此給個體面。
想到自己也是用心真誠地帶過孫子,在兒子家有困難時,出錢出力。
怎麼到了我的晚年,兒媳依然還只記得索取,而沒有相應的回饋。
人老了,心腸也就軟了,尤其是對自己的兒孫,見不得他們的日子過得不好。
孫子來我這裡幾次,把我房子左右看過幾遍,也試探過我是否去養老院的想法。
我明白孫子到成家立業的年紀,身邊有好姐妹去養老院,就是給孫輩人騰房結婚。
只要兒子兒媳不提這事,我就裝聾作啞,過好自己的晚年,不打擾他們。

我也想過去養老院,還因此打車去養老院看過老姐妹,考察一番。
有些養老院實在不行,但也有條件服務好的,只不過,一分錢一分貨。
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務,晚年生活有品質保障,那就需要付出更多金錢。
有個老同事,她跟兒媳鬧不對付,賣了房子,帶著存款住進康養中心。
感覺那裡的日子,比在兒子家還舒暢,每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的。
有護工到點給你拿藥過來,到點去食堂吃飯,有各種娛樂活動室。
在那裡也有很多同齡人,找跟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,一起玩也很開心。
我之所以還沒想過賣房子,是想著跟兒子好好商議,賣房給他留下一半房款。
我帶著另一半房款和自己的存款,找家不錯的養老院,這樣不跟兒子鬧僵了。
兒媳卻給我打電話,邀請我去她家居住養老,條件是把房款都給她,援助孫子結婚。
不是沒想過,只是一代人管一代人,我只能給一半,不可能都給了他們。

兒媳再打電話過來,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,兒子和她一起開車過來。
兒子始終沒有說話,兒媳嘮叨著娶媳婦要花多少錢,婚房要全款的,車子要SUV的。
這些還沒算上彩禮,還有其他瑣碎雜事,兒媳最後說:
「媽,孩子是您一手帶大的,您就忍心看著他結不起婚嗎?」
我堅持自己的想法,給一半房款,孫子的婚房可以貸款,養老院卻不能貸款。
兒媳說我糊塗,寧願自己享受也不管兒孫,還說別人家老人如何做。
我告訴兒媳,我對得起她,年輕時幫忙帶娃,出錢出力地資助過他們。
現在我老了,只想安靜地享受幾年老去的生活,不需要他們為我付出一分。
兒子同意我的做法,把我的房子掛到網上,很快就找到買家。
房子賣了,我也住進了養老院,說句實話,內心還是有些失落。
午夜夢醒時,發現自己在養老院,眼淚還是會留下來。
在我們這代人心裡,跟隨兒子養老,才是最好最有福氣的晚年。
只是時代不同,我們的思想也要跟著改變,到養老院居住,還是很無奈。
對此大家如何看?若該同意兒媳的要求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