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兒高考398分想復讀,後媽怕花錢極力反對:她復讀,我們就離婚
01
鍾雲和鄧明是一對二婚夫妻,兩個人都是離異後,帶著孩子重組了家庭。
鍾雲離婚後,帶著兒子住進了鄧明家裡,而鄧明只有一個女兒。
雙方都不太熟悉彼此的脾氣性格,日子過得磕磕碰碰。
原以為隨著雙方的孩子逐漸長大,鍾雲和鄧明夫妻感情會越來越好,可現實卻截然相同。

02
鍾雲的兒子比鄧明的女兒要兩歲,雙方互相看不慣,卻又沒辦法,只能憋屈地住在一起。
鍾雲也曾想過再生一個共同的孩子,只是兩個人經濟條件有限,再加上年紀也大了,之後就不了了之了。
沒有彼此共同的孩子,夫妻之間矛盾和摩擦自然也會多了不少。
不是因為對方偏心自己的孩子,就是因為對方只給自己的孩子花錢而吵架。
久而久之,夫妻倆也逐漸有些離心了,甚至各管各的孩子,互不干涉。

03
鄧明的女兒,今年高考。平時成績不上不下,而今年高考直接考出了個398分。
看著女兒考出來的分數,鄧明很無奈也很懊悔。
和前妻離婚時,自己忙著工作掙錢生活,也顧不上女兒。
而前妻在離婚後一年,也改嫁了,導致女兒越來越叛逆,誰的話都聽不進去。
鄧明覺得大人離婚,愧對女兒,因此平時沒少寵著女兒,要什麼買什麼,沒有二話。

04
只是物質上再如何富足,也無法填補精神上的空缺。
女兒叛逆了一年多,面臨著高考了,才收心備考。
結果,女兒一考卻只能考出398分,連本科線都沒過。
而在看到高考分數的那一刻,女兒就斬釘截鐵地要求復讀一年,說她還不想那麼快進入社會工作。
鄧明心疼女兒,也懊悔自己當初和前妻離婚,影響了女兒。
只是當他把女兒要復讀的這個決定告訴鍾雲時,她卻極力反對。

05
鍾雲的想法很簡單,自己的兒子2年後也要高考,也要上大學,屆時花錢也更多。
而她的兒子學習成績比繼女要好很多,衝擊重點大學很有希望。她不能讓任何人影響自己兒子的發揮。
鍾雲跟鄧明說了自己的想法,也勸他量力而行,第一次高考才考了398分,再復讀一年,也提升不了多少,可能連二本線都夠不著,沒必要去浪費錢和時間。
而女兒聽到自己後媽的話後,整個人都消沉了下來,把自己關在房間裡,不吃不喝。
老家的父母聽聞孫女高考失利,要復讀一年被後媽拒絕了,心急如焚跑來家裡。
父母心疼親生孫女,堅持要把孫女送去復讀一年,至於她的生活費由父母自己來出。

06
可饒是如此,鍾雲還是不同意,責問鄧明看不清現狀,家裡條件都這麼緊張了,再復讀一年也看不到希望,又何必去浪費錢?
鍾雲還據理力爭,認為公婆所謂給孫女的生活費,其實也是鄧明孝敬的錢。
而她又要養家養自己的兒子,可鄧明卻不跟她一條心,只想著自己的親閨女,還轉移夫妻共同財產。
在雙方互不相讓之下,差點大打出手,最後鍾雲放了狠話:她復讀,我們就離婚。
鄧明和父母都被氣得不行,覺得鍾雲自私,只顧著她自己帶來的兒子,卻對他女兒的前程不管不顧。
大家都覺得委屈,也都認為對方藏私和自私,只想著自己孩子的前程。
看著不吃不喝的女兒,再看看叫嚷著要離婚的妻子,鄧明覺得自己太難了。
他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才能兩全其美?